
上班狗该如何读书by主播德芙先生(德芙_先生)
文/顺超 「上班狗」这个词并不好听,但确实是对不少职场人士的准确描述,其中也包括笔者。上班的未必就是「上班狗」,如果工作时无老板训斥之乱耳,无日夜加班之劳形,而且收入可观,能够实现家庭财务自由;那么恭喜你,你并不属于「上班狗」的一员。史书曾说孔子老人家开了一间三千人的咨询公司,在东周列国之间做路演(Road Show),大力推广儒家治世的整体解决方案,可谓叱咤风云的大人物;即便如此,孔子也不免自嘲,说自己「累累若丧家之犬」,看来「上班狗」其实并不那么丢人。 读书对「上班狗」而言是奢侈的。即便现在书价贱如泥,还有万千电子书琳琅满目,任君采摘;读书,对我们而言依然属于奢侈型消费。没时间,没精力,虽然怎么听着都像是借口,但确实就是「上班狗」必须面对的窘况。网上那些博学且高产的键盘名流们,若细心观察,不是在校大学生就是自由职业者,其中要朝九晚六上班的有几人? 我曾读过好些键盘名流们谈如何读书的文章,自然写得汪洋恣肆,义正辞严;只是听着他们说话多少有点晋惠帝「何不食肉糜」的味道。所以这篇文章,我只谈自己作为「上班狗」的一员是如何读书的,至于那些需要「三年不窥园」,焚膏继晷以修正果的读书法,我看还是交回给那些以读书码字为业的键盘名流们吧。 「上班狗」面临的窘况其实并不是现代才有,古代也是一样。欧阳修当年给宋神宗打工,就曾不幸沦落为「上班狗」。神宗是个无事好折腾的主,搞变法搞得红红火火,还专门成立深化改革小组要大家为改革拼命;后来这货雄心壮志,派来工作狂王安石做改革项目的总监,更是火上浇油。欧阳修同学碰到神宗这样的CEO,加上王总监这样的工作狂,自然也就只有累成狗的份了。 欧阳修工作忙碌归忙碌,少时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倒没有改。闲余的时间虽然变少了,但是他发现只要善于利用边角时间,还是能很好地继续读书的。欧阳修曾自述:「坐则读经史,卧则读小说,上厕则阅小辞……余平生所作文章,多在三上,乃马上、枕上、厕上也」。后人称他的读书方法为「三上读书法」。欧阳修的读书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,我的读书方法基本建立在他的做法上。只是今古毕竟不同,如若照搬「三上读书法」,最后只能是邯郸学步,所以我的读书法在欧阳修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改良: 1. 厕所读散文 上厕所是为了把污秽之气从体内排出,秽气出而清气入,人体由此能较好地转入清醒的工作状态。要想一天神清气爽,在厕所里就不宜读一些让人不安和纠结的书,所以,对人性剖析太赤裸的书不要读,譬如「白夜行」;对社会批判太厉害的不要读,譬如「呐喊」;题材太重口味的不要读,譬如「失乐园」;过于冗烦沉闷的不要读,譬如「纯粹理性批判」。上厕所时推荐读一些散文,于我个人而言,比较倾向于读一些精致的小品文。我专门列了个入厕读书的书目,每天从中挑选一本来宠幸,粗略列举一下有:「陶庵梦忆」、「夜航船」、「东坡志林」、「闲情偶寄」、「太平广记」等。读这些书,从哪一页翻开都相宜,读的时候也无需想起之前读到哪一页,读完之后甚至不用记取书中说了什么,之所以读它们更多是让自己从书中充满灵气的文字穿行而过,沾一身清气。如呷清茶,唇齿留香。 2. 床上读历史 下班回家之后,睡前半小时,关掉手机,凝神静气。不要去惦记微信群里的红包;不要好奇朋友圈里谁谁又是欢乐今宵;更不要想着有人深夜给你电话,深情地与你谈人生谈理想;你要明白,你没那么重要。 躺在床上,最忌的就是把白天的苟且和琐碎带进梦里,再把它们从梦境带到明天的清晨,如此日积月累像滚雪球一样,最后只会产生负能量的复利效应。所以我在床上读书的目的是让自己清零,帮助自己格式化自己。为此,我睡前选择读历史书,我的书单有「剑桥战争史」、「读史方舆纪要」、「资治通鉴」、「激荡三十年」、「大败局」等。 数学界的祖师爷毕达哥拉斯曾以奥林匹克运动会来比喻社会,说最欣赏的还是奥林匹克运动会里的观众们,他们能够超然于社会这个「游戏」之外,能冷静而理性地观察正在发生的一切。读历史便是如此的功用,我让我的灵魂脱壳而出,成为观众席的一员,而不再是游戏里的player。在每一个临睡的时刻,读历史书会让我从一个第三方的角度来回想自己,如此便知白天所执取的许多事情不过是蜗角蝇头,微不足道。 3. 地铁读论著 欧阳修提倡马上读书,说的是要利用好乘坐交通工具时的时间。现在没有马做交通工具了,就变成了在车上、地铁、火车、飞机读书,对「上班狗」而言主要是在地铁或者公交上读书。在公交读书我是不提倡的,因为巴士左转、右转、上坡下坡、变道、刹车都太影响阅读体验了;相对而言,在地铁读书体验就要友好得多。而且一般而言,「上班狗」住的地方离公司都有相当的距离,正好在地铁上看一些比较系统化的严肃论著。 我自己的情况比较特殊,每周都会往返于广深两城之间,因此我在地铁和火车的时间特别多,我曾用三周时间在地铁上把「失控」这个大部头读完;上一周前则用坐高铁的时间把「哲学的慰藉」读完。阅读体验十分好:一则,地铁读书实在是杀时间的好方法,我从高新园上车开始读书,读完两章掩卷抬头,发现地铁已经走到国贸了;二则,时间足够长,能够让我系统性地从书本获取知识,这是通过刷知乎、微博、公共账号获取碎片化的知识所不能比拟的。 以上是我根据现代人的习惯,尤其是广大「上班狗」们的情况,所改进的新「三上读书法」,希望让如我般没时间和精力的「上班狗」们能不囿于每天忙碌的工作,多享受些每天阅读所带来的快乐。黄庭坚说:「一日不读书,尘生其中;两日不读书,言语乏味;三日不读书,面目可憎。」这话说得或许太重了。长期不读书,「面目可憎」倒未必至于,只是沦为一个无趣的人却是在所难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