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rient & Occident
阿沃•帕特1935年生于前苏联的爱沙尼亚。第一次接触阿沃•帕特的音乐是93年夏天的一个黄昏,让我大吃一惊,在熙熙攘攘的今天,竟然还会有心灵如此沉静的大彻大悟的智者。几年听下来,他给我的感觉,总是以安详、宁静的目光,注视着芸芸众生。 在其早期作品中,阿沃•帕特的音乐还有一些心灵挣扎的痕迹,特别是其纯音乐作品中,他的令人印象最深刻还是其人声作品如:《圣母悼歌》,在其优美、感人的旋律后面,隐藏着一棵永不安宁的心。《受难曲》则是前期作品的顶峰,它并没有充满戏剧张力,而是一种宁静的期待。他曾经提出自己的钟铃音乐观---音乐像钟铃:停顿、空白、重复、循环和单纯。音乐像阳光,无色的阳光折射进人们的心中。作于90年代初的《柏林弥撒》是我听到的当代最为感人的乐章,低吟的人声,特别是女声部,宛如天国飘来的抚慰人们心灵的天使。他一直坚信,人声是最好的乐器,而这种与听众直接沟通的乐器,在其手中散发着神秘、清远而又渴望的气息。他把中世纪的圣咏与当代人的祈望,有机结合起来,如此的遥远,却又近在眼前。被人们称为“简约主义”(或者极微主义)标签的阿沃帕特,力图用最少的音符,创造出最迷人的音乐,或许这是对当代人贪得无厌的物质观念的反叛,或许也是人们浮躁心灵的诉求,使宗教走下神坛,直如心灵。不过我已经好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,特别是其器乐作品。 他的音乐,让我努力去探求其心路历程,力图在其圣洁的音乐背后,折射出属于我自己的贫乏的心灵。 静寂之中的细微声音,通常最能引人深思。有人说,这是以声音来接近心灵最好的方式,这句话虽然没错,但是在现代社会里无比喧嚣扰嚷的环境,我们有多少机会能够倾听静寂?连静寂都难求,就别说要领略静寂之中的乐音了。Avro Part的作品,却提供给我们这样的机会,让人重新在宁静里寻回自己、检视自己,在那简单朴素的合唱乐音之中,洋溢着崇高而精妙的气氛,带给听者淡淡的感动。 Avro Part的作品,确实一直都有这种特色。身为现代作曲家的他,作品并不像史托克豪森那般令人难以理解,而是在精简之中寻求音乐的最大可能性。1935年生于爱沙尼亚的Part,可称为爱沙尼亚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作曲家,在Tallinn音乐学院追随Heino Eller教授学习作曲,未满廿岁时便已崭露头角,逐渐受到乐坛瞩目。最初,他在Tallin广播电台担任广播录音经理人,而自七○年代之后名声更是扶摇直上。1980年,他移居维也纳,后来又到达柏林,此后就留在那里直到现在。他的作品可分为几个阶段,在1968年的「信经」(Credo)之前可说是第一期,而此后受到许多当代大师的影响,包括Steve Reich在内,使得作风有所改变,这段时期到「第三号交响曲」的完成。1976年起,Arvo Part开始专注于中世纪时期的音乐,并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。他自己称这种作品形式为「叮叮当当风格」(Tintinnabuli Style),或许是形容就像是风铃在微风中所发出的叮当声的空灵感吧? 简单的说,Part并不属于十二音列、电子音乐、随机音乐、极微音乐的范畴;他的作曲是自我心灵的解放,有人称之为超现实主义,可说相当贴切。虽然曾经在共党统治下成长,但是他的作品却未曾有丝毫教条式的味道。拿Arvo Part来与John Tavener互相比较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。两人都善写宗教音乐,尤其是人声合唱,无论是有伴奏或无伴奏皆然。他们的作品都可说是现代的艺术,然而在和声或音乐素材上却都属于古早时期的风貌。或许说,这应该是二次大战之后的产物吧,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所欠缺的一些东西。